美妆博主推荐理财,你敢买吗?
在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中,各种理财广告轰炸的背后,是违法违规推荐“三件套”:引流开户、拉群卖课、发展会员
年轻“基民”的投资理念尚未成熟,在投资理财呈现明显的社群化趋势下,过去不少被严厉打击的违法违规操作,通过各类短视频渠道浮上水面,加剧市场风险,也为欺诈、跑路等埋下隐患
社交平台上的化妆穿搭达人摇身一变成财经网红,短视频话题从“10分钟快速提升颜值”大转弯成为“基金被套了,怎么把成本降下来?”,从美妆博主到亲子公号,各类网红纷纷进场直播带“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短视频网站已成为年轻人投资理财向导,卖化妆品的网红纷纷跨界卖起基金。不少过去被严厉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这一渠道浮上水面,不仅加剧市场风险,也埋下欺诈、跑路等隐患。
短视频网站潜藏违法违规“三件套”
如果说过去投资者聚集在博客、股吧,那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没在B站、抖音、小红书。在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中,各种理财广告轰炸的背后,是违法违规推荐“三件套”:引流开户、拉群卖课、发展会员。
理财广告轰炸是引流第一步。“从负债100万元到存款300万元,我是通过理财做到的。”“限时0元,干货满满,马上报名,告别死工资,实现财务自由。”“超火爆理财项目,轻松日赚3000元。”记者发现,类似这样的广告宣传语,在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中屡见不鲜。部分理财课程的宣传中,培训机构会主动给自己贴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专注国民财商教育”的标签,增加认可度和信任度。
然而消费者以“0元”或者以极低的价格领取了优惠课程之后,真正的售卖课程才刚刚开始。第二天起,老师会在直播过程中不断告知学员,2580元的进阶版课程打包优惠“仅限今日”或“仅限这一个小时”,错过机会就没有了。当学员提出拒绝时,部分财商教育平台或主播会诱导学员分期买课:“学费有压力吗?用花呗或信用卡可分期报名,未来可以跟着老师赚回学费。”
对主播来说,基金类视频成为其新的引流方式,各类主播纷纷“转行”。在B站,若按视频热度排序,可以看到基金类视频播放数最高可达70万次以上。在小红书平台拥有14万粉丝的网红博主“二狗的理财日记”是一名大四在读学生,从2020年7月21日开始更新“大学生玩基金收益日记”,分享自己的盘中操作、投资逻辑以吸引粉丝。该博主在微信公众号文章末尾附二维码,引导用户扫码进入“头号理财”或“且慢”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在平台上跟随购买基金组合。博主称:“粉丝只需要买入,调仓我来做,你只需要决定买多少。”如果粉丝购买了其所推荐的组合,博主们可以获得一定的申购费分成。除此之外,“二狗的理财日记”还在知识星球APP上建立了一个“学习小圈子”,粉丝需缴纳每年499元的会费才能进入。
社群化理财埋下风险隐患
永赢基金数据显示,我国基民越来越年轻化,投资理财的人群甚至扩展至高中生。截至2020年底,从基民年龄构成来看,“80后”“90后”已成为主力。其中,20岁至30岁基民占比为27.7%,30岁至40岁基民占比为30.3%。此外,一些“00后”年轻的投资者也开始入场买基金。
永赢基金数据显示,越年轻投资风格越激进。20岁以下的基民中,购买主动权益基金的人数占比为85%;平均持有天数最短,约为50天;平均投资收益率不到5%。
值得关注的是,年轻“基民”的投资理念尚未成熟,在投资理财呈现明显的社群化趋势下,过去不少被严厉打击的违法违规操作,通过各类短视频渠道浮上水面,加剧市场风险,也为欺诈、跑路等埋下隐患。
首先,不少主播不具备从事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多名用户指出B站财经领域主播夸夸其谈,内容讲解错漏百出。有主播以荐基荐股谋生,对粉丝会有错误引导。目前已有社交网站采取措施,如B站要求发布基金视频的作者需提供基金从业资格证书。但对于这些主播来说,只需换一个传播阵地而已。
个人在社交平台推荐基金,并引导读者到第三方平台跟随购买相关组合,需先行取得中国证监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或者经取得中国证监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的机构聘任并符合相关从业要求。
其次,消费者购买视频宣传的理财课程而上当受骗的案例不时出现。消费者反映一些培训机构打着“免费”的旗号吸引用户,但后续收取高额费用,且师资难保证,甚至出现课程中间解散的现象。
一些主播将读者引流至第三方平台交易,并登入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不排除第三方平台为诈骗平台的可能。
此外,社群化理财带有极强的煽动性。炒基社群化的影响可与美国散户抱团连续大战华尔街空头结合起来看。散户投资者利用网络论坛“占领华尔街”的战火从美国游戏驿站蔓延至期市白银,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散户也纷纷效仿。
平台当把好“第一道关”
如何对“财经网红”们进行更好的管理?业界人士认为,首先应该明确身份资格、明确门槛、收住调仓权, 直播平台应当把好“第一道关”。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从事基金销售业务,必须经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后,才能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社交平台应当发挥其所掌握的大数据优势,通过关键词比对、行为分析等,及时甄别平台上不具备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个人和机构发布分析、预测或建议类信息,对于已经存在的违规内容应立即下架、断开链接,对正在从事违规提供基金推荐行为的人员进行警示。
按照规定,相关资格考试通过后,需挂靠在某机构下证书才能生效。持证上岗也意味着对视频主播有了管理的“抓手”,各视频发布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资格审验职责。
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且慢”表示,对于未认证的“网红个人”,平台与之并没有达成特殊合作,只是正常的申购费分成,且为了防止风险,不允许未认证的个人拥有调仓权力,调仓需经过投资者同意。但记者发现,一些其他基金销售平台上,没有被认证的个人对其粉丝所持基金仍被允许拥有调仓权力。
“且慢”也称,随着基金投顾试点逐渐推开,“未来如何对非认证个人进行管理,如何将各类社交平台上的‘财经类网红’纳入规范管理,也是平台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律师指出,主播推荐带领粉丝投资这种行为是介于“销售基金”和“代理操盘”之间的灰色地带,缺乏法律保护。主播对粉丝很难尽到充分的法律责任。一旦粉丝被骗,相关损失可能只能自己承担。
目前,非直接通过推荐基金获益,而是不断积累粉丝通过广告变现的新盈利方式如何界定,尚不明晰;“投资建议”和“分享知识”的边界也不清晰。“未来针对这种新现象,应进一步明晰到底是‘法无禁止皆可行’还是‘法无允许皆不可做’。”